救命藥全國缺貨 低價抗癌藥該何去何從?
2015-09-18 04:09:09
北京朝陽醫院藥事部主管藥師張征表示,“放線菌素D”是一種比較小眾的腫瘤化療藥物,類似這種預防、治療、診斷罕見病的藥品(也稱孤兒藥)在國內經常斷貨。要從根本上解決孤兒藥短缺問題,國家必須建立孤兒藥供應保障制度。
日前,廣東一患兒父親在網上發布求藥帖,他的孩子患有腎母細胞瘤,亟須一種名為放線菌素D的化療藥物,然而這種藥物非常稀缺。
北京朝陽醫院藥事部主管藥師張征表示,“放線菌素D”是一種比較小眾的腫瘤化療藥物,類似這種預防、治療、診斷罕見病的藥品(也稱孤兒藥)在國內經常斷貨。要從根本上解決孤兒藥短缺問題,國家必須建立孤兒藥供應保障制度。
低價救命藥國內斷貨
據了解,放線菌素D主要用于治療兒童常見的惡性實體瘤,如腎母細胞瘤等,療效比較確切。該藥不僅治療兒童腫瘤,對婦科的滋養細胞腫瘤等療效確切,在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部分實體腫瘤診療指南中,放線菌素D被列入首選化療方案。
張征介紹,放線菌素D可以說是一種便宜的救命藥,1支20元左右,患者每天只需使用兩支,能大大降低患者的經濟負擔,每個療程用量不會超過12支。“近幾年來,該藥在臨床上一直處于緊缺狀態,時常出現斷貨。”
如果買不到放線菌素D,目前唯一可以替代的國外藥品一支價格高達近6000元。“但是這種替代藥品在國內還沒有上市,買不買得到還是個問題。目前在臨床上,即使患者有渠道也有錢可以找到這種藥,國內的醫生依然要為這種治療承擔一定的風險。”張征表示。
放線菌素D為何頻頻斷貨?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,目前生產放線菌素D的
企業國內僅有兩家,其中一家藥廠的工作人員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:“由于銷量不好且原料成本過高,很難長期為繼”,因此該公司已于三四年前停止生產放線菌素D及相關產品。而另一家公司剛剛經歷了重組,“生產線調整尚需等待工藝驗證”。
此外,由于需求量小,通常醫院不愿大量進貨以免用量太小造成過期失效,這也進一步萎縮了該藥的需求。
短缺藥品應建保障制度
放線菌素D斷貨,令不少腫瘤患者陷入困境。其實,目前斷貨的廉價藥還不僅僅是放線菌素D。博來霉素、氯胺酮、普羅帕酮(心律平)等低價好用的藥也一并斷貨。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、中國醫藥企業家協會會長于明德曾公開表示,廉價藥品正以每年幾十種的速度消失。
中投顧問研究總監郭凡禮表示,造成低價藥難覓的原因是“無利可圖”。“終端價格低,無法讓利給中間流通環節,醫院醫生、銷售
人員難從中獲利,積極性降低,造成低價藥入市受阻,采購量下降,導致生產商不得不縮減產量,最終造成低價藥難覓。”
事實上,針對低價救命藥頻頻斷貨的問題,國家也出臺了一些措施。2014年4月,國家衛生計生委等有關部門制定《關于做好常用低價藥品供應保障工作的意見》,規定對納入國家低價藥品目錄的藥品,取消針對每個具體品種的最高零售限價,允許生產經營者在日均費用標準內,根據藥品生產成本和市場供求狀況自主制定或調整零售價格,保障合理利潤,并提出建立常態短缺藥品儲備等相關政策,保障低價藥品的供應。
張征表示,低價藥特別是低價孤兒藥的缺失,不能一味歸咎于低價,這還跟藥品本身的特點有關。“大家熟悉的國產孤兒藥包括有治療尿崩癥的長效尿崩停、有機磷農藥的解毒藥氯解磷定等,在計劃經濟時期,國內對這些藥品是實行定點生產、專門儲備、統一配送和藥品過期報廢的制度,
但市場化之后,孤兒藥的生產卻沒有一套補償和激勵機制,因此使該類藥的生產得不到保證,抑制了企業生產孤兒藥的積極性。同時,由于特殊病和罕見病發病的時間和人群數量不確定,孤兒藥的使用時間和數量也具有不確定性,因此,企業也不愿承擔藥品過期報廢的風險,從而造成孤兒藥的短缺。”
張征建議,針對臨床必需、不可替代、用量不確定、企業不常生產的搶救用藥及孤兒藥,國家應該建立此類藥品的儲備制度,由專門機構及專人負責該類藥品的采購、儲備及調撥。
郭凡禮也表示,國家應該健全孤兒藥定價、補貼、稅收等激勵機制,采取定點生產、市場排他性保護等方式,從制度上刺激藥品生產企業加大孤兒藥的研發生產投入,保證孤兒藥上市后,企業“有利可圖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