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品安全路在何方?
2014-08-18 01:08:28
“福喜事件”發生后到現在,時未足一個月,似乎快要被忙碌的人們“翻篇”了。 各大洋快餐店,并沒有出現門可羅雀的狀況;本土餐飲也一切照樣,“生活在繼續”。 作為全球供需最活躍的食品市場,中國食品工業去年產生了10萬億人民幣年總產值。如何對這一“海量”進行有效監管
“福喜事件”發生后到現在,時未足一個月,似乎快要被忙碌的人們“翻篇”了。
各大洋快餐店,并沒有出現門可羅雀的狀況;本土餐飲也一切照樣,“生活在繼續”。
作為全球供需最活躍的食品市場,中國食品工業去年產生了10萬億人民幣年總產值。如何對這一“海量”進行有效監管,豈是一個可以輕忽的問題?
福喜事件是一個很好的反面教材,它告訴我們,追求食品安全的道路并不平坦。我國當前的食品安全總體形勢的官方口徑是“總體向好,問題仍然存在”,問題在哪呢?說得最多的還是社會經濟發展階段伴隨而來的食品生產“小、散、亂”問題,所以政府在個別食品行業強力推動并購、重組,但集約化、規模化未必能解決所有問題。
伴隨著食品生產和食品貿易的發展,食品業界的分工越來越細。毫不夸張地說,當你拿起一個麥當勞漢堡或一塊必勝客披薩時,也許你吃到的是上海的雞肉、河北的面粉、山東的蔬菜、天津的油、北京的調料等等。數十個企業合作生產出一個食品并不稀奇,即使原料來自數十個國家也沒什么好大驚小怪的。
分工合作使每一個食品生產的參與者更專注也更專業,然而更多的參與者也意味著“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”的風險變大。歐洲馬肉風波其實就是這么發生的,只是這次故事的主角換成了福喜。
在食品生產鏈條上,越是處于上游的原料供應商,越容易引發系統性風險。食品供應鏈從上游至下游并非一對一的單一流向,上游企業的產品可能會流向多個下游企業,產生類似核裂變式的放大效應,這就是為什么一個福喜能讓諸多快餐品牌集體中槍。
由于此次事件尚在調查中,很多數據尚未披露,我們姑且從德國“二惡英污染”事件中一瞥端倪:罪魁禍首來自一家飼料原料供應商的3000噸劣質脂肪酸,它們被下游的12家工廠加工成15萬噸飼料,這些飼料被賣到更下游的5000個農場,最后導致10萬枚雞蛋、8000噸雞肉和6.6萬噸豬肉被銷毀。無論從數量上還是從金額上,造成的損失都是數十倍的放大。
從另一個角度講,規模化雖然帶來成本優勢和管理上的便利,但一旦出問題也影響巨大。這可以說是一場“輸不起的戰爭”:對于企業來講,巨額經濟損失在所難免,信譽損失更是難以估量;對于監管者來講,一個小疏漏可能釀成大禍,后續的問責更是繞不過去的坎;對于消費者來講,他們對食品安全和食品供應體系的信心必然受到重挫。以福喜及其下游快餐企業的規模來看,這次事件的影響恐怕是這兩年最大的,僅兩天時間麥當勞市值就已經蒸發了26億美元。
規模化、集約化、標準化的洋快餐生產方式曾經被寄予厚望,被當做學習的榜樣,然而隨著近幾年負面新聞的不斷曝出,人們不禁要問,洋快餐的模式也不行了?其實小、散、亂的現狀早晚會被規模化、集約化取代,這是經濟發展的必然。這一系列事件只不過是提醒我們,食品安全并沒有完美的解決方案。
本次事件給連鎖快餐行業再次敲響了警鐘,盡管一直標榜現代化的管理模式,但“制度是死的,人是活的”。如果管不好“人”這個最重要的生產要素,再好的制度都只是廢紙。當然,洋快餐的陷落對于中式快餐來說并不是什么利好消息,相反,所有食品企業都應該好好想一想,發生在“福喜”的一幕會在我們身上重演嗎?